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6月13日,我校“青春與信仰對話“——“青馬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講演主題活動于校友會堂隆重舉行。重慶市團市委學校部部長張斐,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周澤揚教授,校黨委副書記龔燕教授,校紀委書記肖應紅教授出席此次活動,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師生代表等數百人共同觀看本次講演。
講演前,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周澤揚教授發表講話。他提到,本次講演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是我校貫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綱要,構建大思政的實踐探索。他對廣大師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做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二是希望同學們勤學善思、求知致用,爭當知行合一的實踐者;三是希望廣大師生知校、愛校、興校、榮校,成為學校建設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
本次講演活動由“方向篇”、“道路篇”、“夢想篇”三個篇章構成。演講演繹了“我們從哪里來、走的什么路、要往哪里去”的時代命題,采取新穎的黨課串講形式,將誦讀、演唱融入情景劇、配樂詩朗誦和歌唱,運用現場視頻播送、影視資料穿插、動畫制作等多媒體技術手段,配合學員們講讀馬克思、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領袖人物的故事、詩文,演唱贊頌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歷程的歌曲,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特殊政治黨課。
“他是偉人,但他卻也有著溫度。他的思想,他的信仰,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鼻囫R班學員黃倩拿著泛黃的信紙,講述了馬克思與其妻子燕妮、摯友恩格斯的故事,讓觀眾們觸摸到一個不僅僅是寫著科學社會主義,出口便是哲學道理的大胡子,更是一個有溫情的亨里希的兒子,燕妮的丈夫,恩格斯的朋友。
信仰是什么?青馬班學員曹明珠解釋道,信仰是陳望道救國救民的理想。為了翻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廢寢忘食,卻甘之如飴,將墨汁當做紅糖水喝。信仰是惲代英用生命詮釋的《獄中詩》:“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敵人將他從牢房押往監獄的刑場時,他神色坦然,昂首挺胸,高唱國際歌。信仰是趙一曼“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傲骨錚錚,面對酷刑,她緊咬牙關,展現出共產黨人鋼鐵般的意志。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青馬班學員劉桂倫描繪了年輕的毛澤東從離家求學到后來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新中國的場景。從湖南第一師范到北大紅樓,從井岡山到長征之路,從延安到北平,出鄉時的豪情一直在毛澤東的心中,他用一生來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青馬班學員雷智慧、魯富靖佳演繹的一對母女,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通過母親對女兒的講述,將40年來農村城市的變化娓娓道來?!?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下地干活、打壩、修路,睡窯洞,到處都是虱子、跳蚤?!鼻囫R班學員張雷講述了年僅十五歲的習近平帶著青年人的熱情和夢想在梁家河插隊的故事。“作為一個人民公仆,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從延安到正定、廈門、浙江、上海,習近平正是懷著這樣一顆人民公仆的心,走遍了中國31個省市,為中國描繪出一個嶄新的時代。
伴隨著《在你偉大的懷抱里》的歌聲,青馬班的學員們意氣風發地陸續走出,依次謝幕,講演結束,觀眾席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據悉,本次講演活動由青馬學員自編、自演、自導,從籌備到正式演出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來自文學院的觀眾朱竟源同學在觀看后表示,此次公開課形式創新,能夠吸引大家的興趣,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輩的信仰與新時代的來之不易。
新聞與傳媒學院的觀眾龔雅祺同學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知道公開課還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但確實很吸引人,也很觸動我,我感動于他們這些老一代革命家們為建立新中國所做的貢獻。這些事跡也激勵著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努力奮斗,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span>
(攝影:周宇軒 何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