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歷史師范生的師范素養,深入學習歷史學師范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適應教育實習的需要,4月12日我校歷史與社會學院在集賢樓312會議室開展以“談談歷史學師范生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的相關問題”為主題的講座。講座由全國教育學會歷史教育教學委員會理事長、西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姬秉新教授主講,我校歷史與社會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博士生導師常云平教授主持。2021級歷史學(師范)本科生和學科教學(歷史)專業研究生參加講座。

講座伊始,姬教授點明了本次報告的主題,歷史師范生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歷史學師范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姬秉新教授指出,中學歷史課堂最終要回歸于歷史基礎知識,因此教師應專注于歷史教科書的鉆研。教師只有具備足夠的歷史沉淀,閱讀大量的歷史專業書籍,才能張嘴就是歷史。歷史教師應有文學家的思路,企業家的口才,掌握一定的史學方法和邏輯學的知識,才能用清晰的脈絡講清歷史。歷史課是講出來的,把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講活、講生動,才能講好一堂歷史課。
隨后,姬教授重點闡釋了歷史學科與歷史課程特色方面的內容。其中學科知識體系是上位的、專業化的;而學習知識體系是下位的、通識化的。下位知識體系足以應對中學歷史課程的教學,因此中學歷史教學應追求課程的適應性、趣味性、教育性及操作性。姬秉新教授認為,歷史教學應該是溫和有柔性的教育,歷史課程應該是有趣的而不是生硬的。姬教授針對歷史學科教學技能大賽給同學們提出了一些指導性意見,比賽過程中師范生要充滿激情,而不要流于表面;要重視知識的準確性、嚴謹性,“去偽存真”;同時要嚴格把握比賽時間。姬教授表示,比賽過程中現代教學技術只是輔助手段,最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