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下午,重慶師范大學地苑講壇第二講在致用樓117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研究員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地理學與可持續發展》的報告。講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地理與旅游學院全體教職工、部分學生及2022年高中市級骨干教師(地理)培養對象共計200余人分別在線下三個會場參加;線上直播聽眾超過1700人次。

傅伯杰院士從地理學的特征、發展、研究目標、新時代的“新”等對地理學的歷史任務做了總結,從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政府應對及歷程闡釋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入分析了地理學對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及主要研究主題、前沿方向和發展戰略,從全球尺度和區域尺度兩個案例總結了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及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在交流環節,傅伯杰院士細致回答了參會師生的提問,談到了生態系統服務未來的發展趨勢。給參會的中學地理骨干老師提出了從社區等不同尺度開展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與研究的建議,同時鼓勵老師們將地理學的應用、進展和人地關系聯系起來,融入知識體系與實踐體系,引導學生們將來從事相關研究。還對高校青年教師以及研究生的未來規劃以及未來發展給出了建議。

傅伯杰院士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和景觀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在土地利用結構與生態過程、景觀生態學和生態系統服務、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SCI論文4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為國家提供咨詢報告10余項,多次入選地理學領域高被引學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科技獎勵;入選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榮譽會士,同時兼任國際地理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地理學會監事長等職務。
據悉,重慶師范大學地苑講壇是由地理與旅游學院組織,旨在集成地理學術薈萃之園地,營造更濃厚的學術氛圍、促進更廣泛的學術交流,建設更高水平的地理學科、培養更高質量的地理人才,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地苑講壇將匯集地理名家名師,每月舉辦一次,堅持高水平與學術性,建成地理科學學術思想傳播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