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13日,第七屆全國蛇傷學術交流會成功召開。本次交流會,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主辦,我?!盎钚晕镔|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蛇傷醫藥分會承辦,我??蒲刑帯⑸茖W學院和化學學院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教師、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的臨床醫師、毒蛇養殖場的毒蛇養殖人員以及研究生等100多人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
12月12日上午,學術會開幕式在市林科院技術交流中心會議廳舉行,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蛇傷醫藥分會副會長、活性物質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余曉東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長楊如安教授、重慶市林業局總工程師李輝乾、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蛇傷醫藥分會會長梁平主任醫師先后分別致歡迎辭。出席此次會議還有我校工程中心的主任楊善彬教授、許金山教授、楊憲教授、和七一正高級實驗師以及20多位研究生。
本屆學術會主題為“蛇傷發生機制與治療進展及在冠狀病毒疫情下人工養殖蛇類的藥用創新研發”,會上17位專家先后作了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藥理與生物活性研究中心孫黔云研究員作了“眼鏡蛇毒因子的功能解析及應用”、中國科學院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李文輝研究員作了“銀環蛇毒素的系統研究及臨床抗銀環蛇毒血清的應用商榷”、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丁利研究員作了在“中國毒蛇分類的新進展”、梧州中醫院院長梁平主任醫師作了“毒蛇咬傷的診斷與展望”、南華大學附屬醫院急救部主任賓文凱主任醫師作了“WHO東南亞蛇咬傷處理指南解讀”以及我校教育部工程中心和七一正高級實驗師作了“中草藥活性組分抗蛇毒毒性研究”等報告。報告在促進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展示和交流近年來在毒蛇咬傷預防與急救方面的新原理、新技術、新療法,探討在冠狀病毒疫情下人工養殖蛇類藥用的創新研發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動蛇傷學及相關學科發展,培養專業人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通過本次學術會議,我校工程中心展示了在毒蛇養殖與產品開發、毒蛇咬傷的預防與急救研發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時與廣大同仁交流學習,推動開展合作研究,促進研發工作和相關學科發展,更好培養相關方面的研究人才,服務社會。